close
閱畢日期:2011/11/24

基本原則:
1.觀察:要放慢速度,注意觀察和傾聽孩子並確定用詞背後意義。
2.讓孩子發洩情緒,讓他自己接納事實,也就是理解。平時要教導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,如何溝通
3.然後提出變通或者是安撫。

要自省,要仔細去聽跟孩子相處的聲音。
避免直接教導孩子,可以先觀察,再詢問是否需要幫助,或者是告知說,有困難可以找我。像教畫圖也是如此,可以告訴他說要先觀察,而不是直接畫給他看。

孩子有許多的敏感期,也就是所謂的黃金學習期,在這個時候去幫助他們學習,會比較快。

說話敏感期的時候,孩子會自己做實驗,像是故意說效果強的話,這個時候應該反應冷淡的說明,而不是反應很大。
秩序敏感期影響:
1.行為的順序,一個環節都不能錯
2.路線固定
3.行為的人,必定要某人進行
4.東西要歸位正確
此時的特徵會表現的固執,執拗
嫉妒的敏感期:孩子會偏愛特定的某個人,然後不喜歡其他孩子靠近他。
其他還有完美敏感期、佔有敏感期、邏輯思維敏感期(愛問為什麼)、審美敏感期、數學敏感期(可以趁機教他們使用貨幣)、身份確認敏感期等等,敏感期可能同時發生。
在孩子面前說話要注意,不能亂逗孩子,因為孩子還不懂。
到四~五歲的時候,才比較會轉換到可以分享的層面,要先分享才會接著有贈送或交換。
不是在集體環境就可以自然學會人際關係,真正的關係是在跟某個人產生連接的過程中發生的。兒童首先是透過食物,再來是分享、交換、贈送玩具,去交朋友。之後才會知道朋友的基礎是相同的愛好和興趣,或是能相互了解。因物或因人。真正的朋友是建立在志趣相投、彼此關愛、相互了解和相互傾聽的基礎上。
介入孩子紛爭時,要先傾聽對方,讓他們自己說出糾紛,並找出關係中存在的問題並解決。

二項式教具?中學(a+b)^3的展開式做成直覺型態的教具。而且還有三項式的。(可以參考 http://www.youtube.com/playlist?list=PL1D455B52F29AC160)
走線:讓孩子沿著線走。

印度大師:「頭腦和頭腦的溝通是語言,心靈與心靈的溝通是感受,靈魂與靈魂的溝通是沈默。」
自我和自私的分差,自我指的是一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、情感、心理和意志的需要,行使自己的計劃,支配自己的行為。
自私是在利益上發生衝突時,選擇了損害他人的利益,而滿足自己的利益。

這本書不錯,是大陸那邊作蒙特梭利教育的人寫的,書裡沒什麼理論,主要都是描述各種年齡孩子的故事,你可以看到孩子會經歷哪些時期,老師又是怎麼處理的。
所以我家大公子小時候並不是我們以為的固執,而是剛好在秩序、執拗的敏感期。
看這本書有點晚了,應該早兩年看才對。
孩子的身體是他自己的。以前有犯過這個錯誤,就強迫他穿衣服,可是他不願意,就大哭。後來是都告訴他外面變冷了,然後帶他跟外套出去感覺,再問他要不要穿,告訴他說不穿會容易感冒。身體是他的,自己不舒服要自己去體會。

對付小孩的最好方法就是要先觀察、給他們時間,然後提供變通、或是其他的解決方法。

More about 掌握孩子的學習黃金期

arrow
arrow

    ellery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